中国的民间应急救援组织伴随改革开放而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政府职能转变不断调整,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完善,这一系列社会关系的变化逐步孕育出具有中国特色与时代烙印的民间组织快速发展。它的产生肩负起化解社会矛盾的重任,接受社会伦理与公民价值观的洗礼。中国民间组织承载着推动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重任登上历史舞台。民间非政府组织在转型中的独特作用亦得到政府、学界和社会的认可。
在一次次抗震救灾过程中,逐渐显现出一批有知识、有能力和有责任心的公民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民间救援力量和民间组织的成长。从汶川地震、玉树地震、雅安地震到鲁甸地震,越来越多的志愿者自发参与到民间救援当中。志愿服务也从最初的个体行为,到今天的各种专业化的民间救援组织陆续登场。而这样的民间救援组织,正在不断成长,他们带来的不仅有热心、爱心、公益心和责任心,更有专业的素养。
由于队伍中的队员来自各行各业,掌握的技能参差不齐,因此需要一定时间的培养与经验的积累,但是民间救援团体与军政团体不同,没有条件天天培训、集训、总结,随着时间越来越长,对生命及自然的敬畏会越来越少,导致事故频发。
救援第一要素是确保个人人身安全、救援第二要素是确保队友安全、救援第三要素才是被救者,无论何时何地无论是哪种救援自己的生命安全与队友的安全是必须放在首位的,虽然一直强调确保救援人员安全防护到位才能够去施救,但是现在好似都在当作耳边风,彰显大男子主义?这么搞下去早晚重蹈覆辙,当年从一个7男+4女的团队,变成一个3女+2男+1伤员的团队导致的事故这么快就忘了?当年绿野闹的不可开交的夏子还不够警醒吗?
分裂的开始是什么也忘了?一个靠谱的队友胜过几万的装备,队友之间互不相识谈何配合?队友互相捅刀怎么信任?我们从地狱中走出来,经验可以教可以口口相传,但是不要忘了理论始终是理论,实操比理论更重要,理论背的再熟悉,实操不会什么都百搭,学以致用更重要。
有时候不自量力更可怕,觉得自己了不起,但事实呢?没有评估自己体力,导致队伍分散的事还少?历数近几年那些所谓的救援,哪一次不是状况百出?
你要搞就搞,但是时间长了想法就不一样了,一腔热血早晚会流干,太急了,分分散散看不到未来啊。从夏子开始到汶川我们的确没有专业的救援技术,但是暴露出的更多是队友之间互不相识,更不知道旁边的队友有什么知识。
天天学天天练,现实是什么,是慌乱,是不懂,是无从下手。
聊聊民间救援的问题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聊聊民间救援的问题》
文章链接:https://blog.lsza.net/archives/1380.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文章名称:《聊聊民间救援的问题》
文章链接:https://blog.lsza.net/archives/1380.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